深圳大鹏:唯有“共生”是保护与发展的终极答案
© 大鹏新区政府在线
史学家说历史是螺旋式上升与递进式的重演。
在从城市价值体系走向了生态文明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的深化与升华,从最初的敬畏到野性征服,逐渐回归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本真:共生。
大鹏半岛是位于深圳东南部的滨海区域,三面环海,与惠州接壤,东临大亚湾,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
-01-
大鹏特质
1.1高度城市化地区的世外桃源
说起大鹏,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可能就是那里有山、有海,还有点远。
或许这不是真实的距离,而是心理上的距离。这种距离的产生是因为大鹏与深圳典型特征存在的巨大的异质性:大鹏的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在深圳全市最低,但年接待游客数量却是常住人口的70余倍。同时,与深圳给人繁华的现代都市形象不同,大鹏是一座山环海抱的滨海小城,绝美的沙滩、广阔的大海,滨海的民宿与深圳都市里的快节奏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密度、风貌、体验的差异,让大鹏仿佛是深圳的世外桃源。
1.2 “大”自然中的“小”城市
在大鹏,自然的比重远远超过城市:森林面积占深圳1/6,记录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占深圳总数比接近1/2,海岸线占深圳总长的1/2 ……从一连串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鹏从生态资源种类和数量上在区域生态格局中地位十分突出。生态,是大鹏一张响亮的名片。
1.3 年轻深圳的历史根基
深圳历史绝非仅有30年光彩夺目的快速发展史,千年历史的积淀也熠熠生辉。从新石器时期的咸头领到隋唐时期繁荣的南澳海丝口岸,再到明洪武时期的千户所城,大鹏写在深圳的历史画卷的开端。将军第、大夫第、司马第、古寺、公祠等历史遗迹散落在大鹏半岛上,海防、渔农、红色、客家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
1.4 会玩、敢玩者的天堂
冲浪、潜水、帆船、东西冲穿越、徒步、登山科考线,大鹏是深圳体验山海的首选地。地质学家认为,大鹏国家地质公园侏罗纪海岸的自然地质地貌条件毫不逊色于英国侏罗纪海岸。红色与蓝色,大鹏海岸线就这样水火交织;凝固的地质史,隐藏深圳的时光密码,等着人们去探索。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02-
协调保护和发展的关
系是大鹏发展的关键
2.1 保护
大鹏的陆与海是深圳生态的压舱石
大鹏丰富且珍贵的自然资源必须要受到严格的保护。为此,深圳关于大鹏的各层次规划都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
在陆域,划定了包括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基本生态控制线、国家地质公园等各类保护线并相应提出了严格的管控要求。还包括历史遗迹的保护以及核电等区域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控等要求。
在海域,涉及到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大亚湾水产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对于海岸带、海洋功能区划等各类的海洋保护与管控的要求。严格的陆海双重保护对于大鹏作为深圳生态的压舱石意义重大。
2.2 发展
大鹏人对美好生活憧憬愈发强烈
同时,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愈发强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确实存在部分绿道、徒步路线受到管控限制,难以合法开展;部分海上旅游项目发展环境不畅等现实问题。
身边的绿水青山何时才能变成金山银山,自然资源的价值如何才能激活?与原“关内”地区生活品质,就业环境、收入水平等较大的差距如何才能缩小?——这些都是大鹏人一直以来的发展诉求。
2.3 协调
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大鹏发展的关键
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激发大鹏的资源潜力,满足大鹏人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的需求,是大鹏未来发展的价值核心。因此,以人为核心,充分激活大鹏的资源价值,通过高质量发展模式与特色化路径实现更好的保护,是大鹏发展的必由之路。
-0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大鹏的终极答案
3.1 以发展的思路看自然
将人的生活融入自然
| 坚持保护,需要全域全要素、精细化的自然资源管理
结合资源类型特点,通过划分各类型管控单元的方式细化管控要求。依据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结合各类资源特征,提出分级分类分区、差异施策的保护要求。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生态单元、农业单元、标准单元、陆海统筹单元,针对不同资源分类、分要素、分单元提出细化管控要求,包括保护、利用、开发、修复治理等方面具体管控内容。精细化的资源管理是自然资源资产化的前提与基础。
| 加强利用,通过“上山”、“下海”计划,激发资源价值
——结合山林田园资源,探索自然资源利用新模式。识别可利用的山林农田资源,打造森林康疗花园和现代田园综合体,推动林业、农业资源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转换。
——推动半山公园的建设,打造郊野公园之城。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地中“一般控制区”, 打造半山郊野公园,通过生态修复,引入旅游观光、健康运动等功能,建设近山游步道、观景平台等,加强城景融合,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高质量生活需求。
——依托海洋牧场建设,发展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依托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促进渔业+旅游产业升级,积极开展科普教育、牧场配套设施体验、海洋捕捞活动体验。同时,积极推进国家级珊瑚保育基地建设,投放景观水泥人工鱼礁,推动生态保育与海洋景观打造相结合。
——打造海上主题运动区,通过山海户外活动串联,实现山海联动。依托滨海岸线以及陆域组团差异化特色,打造溪涌-湖湾、下沙南澳、东西涌、环龙岐湾四大海上主题运动区。同时,通过组织全季多元赛事,促进体育消费升级,打造山海户外运动圈,实现山海联动。
| 重视修复,通过新功能的植入,焕发新的生机
针对矿山资源,将新大石场和老虎头石场两处矿山,通过生态修复和创新综合利用的手法,植入旅游,科普教育等新的功能,建设矿山公园,带动周边地区的活力,改造变身城市地标的新名片。
3.2 以“特色”的角度看发展
将自然资源作为城市的特色
| 特色引领,融合衍生,产业差异化
——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突出海洋特色,打造“海洋+”产业体系。依托龙岐湾打造大鹏新区海洋经济湾,集聚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科技服务、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科教、海洋食品、海洋生态保护、滨海旅游等产业环节。
——结合资源环境特征,扬长避短,鼓励融合创新。依托大鹏生物产业基础,基于空间资源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条件,有选择的发展资源占用少、对空间、交通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应用研究环节,与深圳其他区域差异化发展。同时,鼓励生物产业与旅游、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走特色化产业发展路径。
| 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特色生活方式
——强化山海感知体验,构建大公园系统。延伸山海通廊,串联城市特色资源,以森林环城、近海滨城、湿地入城为目标,组织山海可亲的生活游憩网络。
——构建登山望海,碧水林荫、文化可感的多彩漫步路径。结合“六道合一”的多功能绿道、市级滨水碧道网络细化以及串联历史村落、地段、文化街区以及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空间的文化驿道建设,构建体验大鹏山水人文的大鹏路径。
——通过旅游圈与生活圈的共建共享,让大鹏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特色。多元、特色的公共服务满足当地居民与旅游人群的多元需求。通过旅游圈与生活圈的部分共享,增加人群交流机会。让旅游人群感受大鹏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 资源统筹,政企合作,整体营造
通过识别山林海域可利用空间,将大鹏零散的自然人文资源根据功能联系以及资源关联性建立10个山海城统筹组团。将城市空间周边的山林田园资源以及海岸资源进行整体统筹。通过对组团的总体定位、产业发展、山海城空间整合、交通组织、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基础设施协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统筹指引。将自然作为城市的底色,与城市环境整体营造,借助自然资源凸显各个组团特色。同时将自然环境营造与城市建设打包起来,通过拆分为具体项目的方式,鼓励通过政企合作,共同营造大鹏山海城故事。
注:以上项目为策划类项目,过程图纸
保护与发展看似需要协调的关系,实质上是对自然与人关系的判断。大鹏必须把自然与城市的关系放在同等的地位。在保护中,认真考虑人的需求,将人的生活融入自然,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以及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释放自然资源的价值,实现长久有效的保护;在发展中,将自然作为城市的底色,融入到城市发展和环境建设中,变身为城市独有的特色,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虽然大鹏对于保护与发展的命题仍在不断的探索,但未来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典范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 大鹏新区政府在线
项目名称:《大鹏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0-2035)》
项目主管:方煜
项目协管:王飞虎、黄斐玫
项目组成员:王冬雪、胡杨浩博、刘丽绮、吴天帅、崔玥、许梦洁(专题单位)、王树声、张浩宏、王金辉、刘芳、张小川、周天璐、王一男、苑一鸣、吕绛、邴启亮、周路燕、帅士奇等。
……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